檢查食管做的檢查包括檢查食管黏膜、黏膜下來源病變、賁門失弛緩、判斷食管酸反流、食管惡性腫瘤等,檢查食管對于不同疾病或診斷目的,應選擇不同檢查方式如胃鏡、食管超聲、消化道造影、CT檢查等。
1、食管黏膜:
最準確的是做胃鏡檢查,胃鏡一定要先通過食管才能進入胃腔,一直進入十二指腸降部,所以上消化道內鏡檢查即胃鏡檢查,可以較好觀察整個食管黏膜狀態。目前內鏡包括白光觀察、色素染色,對于食管可以通過點染,發現不染區,可更好判斷腫瘤可能性,也可以用NBI窄帶成像辦法,在內鏡下更好觀察食管黏膜背景色改變。
2、黏膜下來源病變:
可以進一步進行食管超聲檢查,觀察管壁情況。
3、賁門失弛緩:
可以選擇上消化道造影檢查,看到典型賁門部鳥嘴樣征象。
4、判斷食管酸反流:
可以進行24小時pH值監測,監測10-24小時pH值改變。
5、食管惡性腫瘤:
考慮做CT檢查,觀察食管全壁改變和比鄰結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