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腹瀉的病毒性原因多樣,主要包括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腺病毒、星狀病毒等。這些病毒通過不同機制侵襲嬰兒腸道,導致腹瀉癥狀。
1、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是嬰兒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它侵入小腸上皮細胞,導致細胞脫落溶解,腸道吸收功能受損,從而引發腹瀉。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關鍵在于接種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2、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常引起冬季嬰兒腹瀉,它通過使胃腸黏膜發生炎癥,刺激腸道蠕動,導致腹瀉。預防諾如病毒感染需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患者。感染后應多飲水,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
3、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可導致嬰兒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受損,出現咳嗽、腹瀉等癥狀。治療時除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如磷酸奧司他韋。
4、星狀病毒
星狀病毒感染會導致嬰兒發生急性胃腸炎,黏膜受損而引發腹瀉。治療時可給予患兒針對性用藥,如藿香正氣水等。
此外,還有其他病毒如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也可能引起嬰兒腹瀉。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蒙脫石散、小兒胃寶片、乳酸菌素片等藥物止瀉。家長需密切觀察嬰兒癥狀變化,及時就醫,確保嬰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