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臨床上治療嬰幼兒腸套疊主要的方式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需要根據患兒具體的病情程度來選擇。
保守治療包括禁飲食、胃腸減壓、使用藥物抗感染治療及灌腸復位治療。其中主要的措施就是灌腸復位治療,常用的方式是空氣灌腸,臨床復位率可達95%以上,另外還可以行B超下水壓灌腸及鋇灌腸等方式。并且如果首次灌腸失敗后,全身狀態良好的患兒還可進行二次灌腸。
目前臨床上治療嬰幼兒腸套疊主要的方式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需要根據患兒具體的病情程度來選擇。
保守治療包括禁飲食、胃腸減壓、使用藥物抗感染治療及灌腸復位治療。其中主要的措施就是灌腸復位治療,常用的方式是空氣灌腸,臨床復位率可達95%以上,另外還可以行B超下水壓灌腸及鋇灌腸等方式。并且如果首次灌腸失敗后,全身狀態良好的患兒還可進行二次灌腸。
第一,適應癥,發病在48小時之內,腹脹不明顯,便血不嚴重,無明顯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等情況,建議及時行灌腸治療。
第二,禁忌癥,發病已經超過48小時,患兒全身狀況比較差,如脫水嚴重、高熱、精神萎靡、腹脹嚴重,行X線腹部平片檢查可見多數液平面,并且套疊頭部已經達到脾曲,而且比較硬,或者是腸套疊多次的復發懷疑有器質性病變的患兒,尤其要注意3個月以下的患兒。
一般不建議首選手術治療,因為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性,并且術后恢復也相對較慢。如果經過保守的治療效果不明顯或者是又出現了復發,或者是懷疑伴有器質性的病變等情況,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之前應該先糾正患者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一般是采用上腹部橫切口,開腹后檢查有無腸壞死、腸壁有無破裂等現象,如果沒有,則復位腸管即可;如果出現上述情況,需要行壞死腸段的切除吻合術。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