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濕熱通常有發熱、口苦、脅肋脹痛、納呆嘔惡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可能會出現目黃、身黃、小便黃等癥狀,建議患者及時進行治療,以免貽誤病情,導致病情加重。
肝膽濕熱一般是指濕熱蘊結肝膽,疏泄功能失常所引起的病理變化,發病原因通常與外感濕熱、飲食不節、脾胃虛弱等因素有關,如果患者經常暴飲暴食,會對脾胃造成損傷,運化水谷精微功能失調,濕熱內生,郁于肝膽,就會形成本病,由于患者在患病后通常會出現消化功能異常,當脾胃受納運化功能失常時,會導致患者出現胃氣上逆、腹脹、食欲不振、惡心油膩,大便不調等癥狀,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龍膽瀉肝丸、苦黃顆粒、茵梔黃顆粒等藥物治療。
在治療期間患者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以及過度勞累,同時還需要保持心情舒暢,還需要做好皮膚護理,保持皮膚的清潔,可以穿棉質寬松的衣服,避免對皮膚過度摩擦,如果皮膚出現了瘙癢的情況,避免抓撓或者是用熱水燙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