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纖顫,簡稱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在心電圖上,房顫的表現具有顯著特征,主要包括P波消失、f波出現、心室率不規則等幾個方面。
首先,P波消失后,會出現一系列大小、形態和頻率不規則的f波。這些f波反映了心房肌纖維的快速而不協調的顫動,頻率往往非常高。
再者,房顫時心室率變得極不規則。這是由于心房向心室的沖動傳導紊亂所導致。房顫患者的心室率通常較快,但也可能在正常范圍內或偏慢,這完全取決于房室傳導的狀況。
此外,心電圖上的R-R間期,即相鄰兩個R波之間的時間間隔,也會因為心室率的不規則而變得不相等。同時,QRS波群的形態在大多數房顫病例中保持正常,表示心室肌的正常除極。但在某些情況下,如合并室內傳導阻滯時,QRS波群可能會出現增寬或變形。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房顫對T波的影響較小,但在特定情況下,如心肌缺血或冠狀動脈灌注不足,T波也可能會出現異常。
對于患者而言,一旦發現心電圖異常或有相關癥狀,應立即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