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早期癥狀一般有心律失常、心慌心悸、心絞痛、身體乏力、呼吸急促,心臟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不可延誤病情。
1、心律失常:
心臟病通常是由于遺傳、先天發育缺陷、致病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在疾病早期時,患者一般會出現心律失常的癥狀,表現為心跳異常,有時心臟跳動太快,有時心臟跳動不規則。
2、心慌心悸:
在心臟病早期時,如果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則會使患者出現心慌心悸的癥狀。
3、心絞痛:
如果患者的動脈狹窄,便會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時患者往往會出現心絞痛的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心肌梗死。
4、身體乏力:
在心臟病的早期,會引起心臟結構輕度受損或心臟功能異常,使心臟的供血功能有所下降,導致身體各組織缺氧,從而引起身體乏力的癥狀。
5、呼吸急促:
如果患者的心臟結構受損或心臟功能異常,便會使患者在換氣的過程中無法得到充足的氧氣,因此會代償增加呼吸次數,所以會有呼吸急促的表現。
心臟病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富馬酸比索洛爾片、華法林鈉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憤怒、抑郁等不良情緒的刺激,能夠減少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