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便臨床上指排大便,排大便擦屁股紙上有血可能是肛門濕疹、痔瘡、肛裂、直腸息肉、肛乳頭瘤等原因引起,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查清具體的病因并規范治療。
1、肛門濕疹:
如果患者經常穿緊身劣質的內褲容易誘發肛門濕疹,肛門部位的皮膚會出現發紅、起丘疹的癥狀,如果在排大便后用力擦屁股,還會導致局部皮膚黏膜潰爛,使皮膚破潰出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治療。
2、痔瘡:
該病的發生與長期便秘以及不良的排便習慣有關,會導致肛門部位的靜脈回流受阻,引起痔核脫出,還會出現便血、排便疼痛、排便困難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硝酸甘油軟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復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藥物治療。
3、肛裂:
如果長期便秘、腹瀉,會對肛管皮膚造成刺激,容易導致局部皮膚形成小潰瘍,誘發便血、排便疼痛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肛門內括約肌切斷術、肛門皮瓣技術等手術治療。
4、直腸息肉:
該病通常是由慢性炎癥反復刺激所引起,在炎癥的刺激下會導致直腸部位黏膜形成異常增生的贅生物,隨著息肉的逐漸增長會出現破潰,所以在排便時會出現便血的癥狀,并伴隨著腹部疼痛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直腸息肉切除術治療。
5、肛乳頭瘤:
該病的發生與肛門外傷、肛管感染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會導致局部出現異常增生肥大的瘤狀體,在排便時可能會對局部造成刺激,誘發便血的癥狀,并伴隨著肛門疼痛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肛乳頭瘤切除術治療。
在治療疾病期間,應做好肛門皮膚部位的護理,應定期使用溫水清洗局部皮膚,禁止吃辣椒、大蒜、麻辣火鍋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到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