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腦梗死通常不能恢復,但是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以降低死亡的風險。
腦梗死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疾病的發生原因可能與過于肥胖、本身患有高血壓等有關。如果患病后疾病比較嚴重,出現了大面積的腦梗死,通常不能恢復,因為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影響到大腦的額葉、頂葉等重要的區域,使腦部的神經細胞死亡,而這些細胞無法再生,因此患者的神經功能也無法恢復,容易引起偏癱、失語、共濟失調等嚴重的后遺癥。
發生大面積的腦梗死會導致大腦嚴重缺血、缺氧,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應及時去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醫生可能會建議完善頭顱CT檢查、磁共振檢查等,了解患病情況,通常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通過部分腦組織切除術、開顱減壓術等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病情穩定后,應盡早進行康復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疾病引起的功能缺損。也要遵醫囑定期復查,有利于醫生制定后續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