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其形成主要與免疫力下降、局部創傷、精神緊張、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此外,激素水平的變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可能誘發口腔潰瘍。以下詳細解釋口腔潰瘍的幾種常見成因:
1、免疫力下降
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口腔黏膜的防御能力也會降低,容易受到病原體侵襲,從而形成口腔潰瘍。例如感冒、發燒等情況下,口腔潰瘍的發病率會增高。
2、局部創傷
口腔黏膜受到物理性損傷,如刷牙過猛、食物劃傷等,都可能導致口腔黏膜受損,進而發展成口腔潰瘍。
3、精神緊張
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使得口腔黏膜容易發生炎癥,最終形成口腔潰瘍。
4、營養不良
缺乏B族維生素、鐵、鋅等營養素,會影響口腔黏膜的健康,增加口腔潰瘍的風險。
5、激素水平變化
女性在經期或懷孕期間,由于激素水平的變化,也容易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
治療口腔潰瘍,除了保持口腔衛生外,還可以采用局部用藥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西瓜霜、冰硼散等,這些藥物具有消炎、止痛、促進愈合的作用。同時補充維生素B群、C等也有助于口腔潰瘍的愈合。若癥狀持續不減或病情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