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止性震顫(顫抖):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有此癥狀,但是輕微震顫都有可能發生,通常多首發于一側上肢的遠端,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漸向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擴展,可能累及頭頸,下頜,口唇及舌部。
當注意力轉移,如當用手或手臂工作時,顫抖通常會減輕,甚至消失;而當精神緊張、焦慮或興奮時加劇,嚴重震顫導致患者失去書寫和進食的能力。
(2)肌強直:與偏癱,截癱引起的肌張力增高有所不同,帕金森病所致的肌張力增高,其特點是:伸肌和屈肌肌張力均增高,屈肌更為明顯,在檢查時如伸屈關節所受到的阻力比較均勻一致,稱“鉛管樣強直"。
如果同時再伴有肢休顫抖,則會出現規律性斷斷續續的停顫,稱為“齒輪樣強直",肌肉強直導致患者轉身,從座位上站起、解開紐扣和其他的日常動作會變得緩慢,且越來越困難,肌張力增高可出現四肢。
(3)運動減少。表情呆板、很少瞬目,流口水,即使面部有蒼蠅自己也不擦拭和驅趕,軀干運動時上肢作隨運動減少或消失,姿勢處于異常狀態時亦不主動矯正。
(4)姿勢與平衡異常:由于四肢,軀干及頸部肌肉強直,患者出現特殊的姿勢,站立時頭頸與軀干前傾,駝背彎腰,肘關節,膝關節呈不同程度的屈曲,即“三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