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容量性高鈉血癥即高滲性脫水,主要是由于體內水分流失過多,導致血容量減少,而血鈉濃度相對增高,這種病癥的脫水主要部位是細胞外液,尤其是循環血量。在高滲性脫水的狀態下,身體的水分從細胞內轉移到細胞外,以嘗試平衡滲透壓,這進一步加劇了細胞內脫水。
造成低容量性高鈉血癥的原因有很多,具體如下:
1、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而未及時補充水分。
2、長時間的嘔吐或腹瀉,導致體液大量喪失。
3、利尿劑的不當使用,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等,這些藥物會促進尿液排出,從而降低血容量。
4、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時,可能出現高血糖滲透性利尿,導致水分大量丟失。
5、腎性尿崩癥或中樞性尿崩癥患者,由于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或抵抗,會導致多尿和脫水。
治療低容量性高鈉血癥的首要任務是補充水分,糾正脫水狀態,常用的補液包括生理鹽水、5%葡萄糖溶液等。在補液的同時還需密切關注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鈉和鉀的水平。藥物治療方面,除了補液外,還可根據具體情況使用利尿劑調整體液平衡。對于由特定疾病引起的低容量性高鈉血癥,還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