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生是會計,天天對著電腦打字,用鼠標,尤其是要給很多客戶記日記賬,銀行賬單,沒有紙質版的情況下,全靠手打,手經常會很酸痛,尤其是手背虎口上面那個地方,最近發現手背上有一個小球,一開始以為是自己的骨頭太大,有點畸形,來我院就診,經過檢查告訴他是腱鞘囊腫并建議他手術治療。
腱鞘囊腫是一個囊性腫物,部分腱鞘囊腫來源于腱鞘,但更多的腱鞘囊腫來源于關節囊。多發于手指掌、背側,腕背和足背部。常表現為淺表的、邊界清楚、表面光滑的半球樣腫塊,質中,可推動,按壓時可有脹痛或放射性痛。囊腫較大會妨礙關節的活動,也可壓迫神經,引起麻木或不適。其他方法治療無效時,可手術切除腱鞘囊腫。臨床目前常用治療腱鞘囊腫的手術方式是腱鞘囊腫切除術。
生長在神經附近的囊腫應及時手術切除,防止囊腫壓迫神經干,出現肌麻痹和感覺障礙,即神經卡壓綜合征。位于手指近節掌側影響患指握物者以及腕背、掌囊腫,經保守治療無效者或反復復發患者應盡早手術。腱鞘囊腫手術禁忌癥為伴有全身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局部有感染灶、術后有可能感染者。腱鞘囊腫較小、無明顯癥狀者可暫不手術。
腱鞘囊腫手術治療效果較好。大多數腱鞘囊腫是單房性,少數為多房性,囊壁可分泌囊液,有時與關節腔相通,如腘窩囊腫、腕關節囊腫等。一般進行手術可以完整切除囊腫,尤其是對于多房性腱鞘囊腫,進行保守治療通常會經常復發,手術幾乎是唯一治愈方法。囊腫切除后分泌囊液的囊壁不再殘留,可以終止囊液產生,徹底阻斷囊腫產生機制。有與關節腔相通的腱鞘囊腫應同時處理關節內病變,防止復發。
術前要進行常規的術前檢查和準備,排除不宜手術的心、腦血管疾病、凝血障礙和未得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等。清潔患部皮膚,剪手指(趾)甲,適當禁食水,了解患者的藥物過敏史等,如有皮膚感染,則待感染治愈后方可手術。
術后要保持傷口清潔。術后2天拔出引流條,定期換藥,如無特殊情況,于術后12~14天拆線。術后應避免患病的關節劇烈活動,以防復發。
腳踝腱鞘囊腫手術的風險,包括:麻醉風險,一般極少數人對麻醉藥有過敏反應,所以有一定的麻醉風險。術后感染的風險,腱鞘囊腫基本上屬于無菌手術,但是也有可能由于其他原因,比如本身有糖尿病或其他部位感染引起。局部感染會出現紅熱、腫脹、滲血、滲液、膿液,這種情況也是風險,需要對癥治療、碘伏消毒、抗感染治療。損傷到肌腱其他組織風險,有時候會因為腱鞘粘連、囊腫反復擠破、出血等視野不清,有損傷到肌腱、血管、神經等。這種情況需要在術前熟悉手術方案,術中仔細分離,避免風險。術后如果不注意,還有可能因為勞累、受涼,再次出現疼痛、腫脹、粘連和復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