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脈管炎,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慢性、節段性、周期性發作的血管炎性病變,主要侵犯四肢遠端的中小動靜脈。其病程發展可分為三期,各期表現如下:
1、局部缺血期:此期患者常感患肢冷痛,皮膚溫度降低,出現酸脹乏力、麻木、刺痛或燒灼感。隨著病情進展,典型的間歇性跛行癥狀出現,即行走一段距離后,患肢小腿或足部疼痛,休息后緩解。
2、營養障礙期:進入此期,患肢在休息狀態下也會持續疼痛,皮膚溫度進一步下降,顏色變得蒼白。此外,患肢可能出現皮膚干燥、脫屑、脫毛及指甲增厚變形等營養不良表現。部分患者還會經歷肌肉萎縮。
3、組織壞死期:這是最嚴重的階段,患肢足趾或手指末端發黑、出現潰瘍或壞疽。最終,壞疽的肢端可能會自行脫落,形成“木乃伊”樣改變。
在治療方面,雖然具體藥物用量需遵醫囑,但常用的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在控制病情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患者應避免吸煙、保持足部溫暖干燥,并定期監測血壓和血脂水平。
血栓性脈管炎的病程長、病情復雜,患者應及早就醫,接受專業治療。通過綜合治療措施,盡可能挽救肢體,減少不良后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