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從紅色變紫色,若為良性腫瘤一般是好了,若為惡性血管瘤通常是疾病加重的現象,需進行手術治療。建議到醫院進行復查,根據檢查結果而論。
血管瘤是一類常見的血管腫瘤性病變,其病理學特征為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增殖,包含一大類形態、表現各異的疾病,既包括良性腫瘤,也包括交界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血管瘤,如嬰幼兒血管瘤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顏色、形態的改變。較表淺的良性血管瘤可表現為皮膚充血性斑片,部位較深的血管瘤皮膚可呈淺藍色,或僅僅表現為皮膚隆起。交界性或惡性血管瘤皮膚損害常表現為界限不清的紫色或紅色斑塊,較表淺的交界性或惡性血管瘤常導致皮膚“皮革樣硬結化”改變,皮溫升高,出現紫癜或瘀斑,常伴有疼痛。
部分良性血管瘤患者可自行消退,但其自然病程消退時間相對不確定,且常會殘留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或疤痕,通常血管瘤停止增長了,血液流速由原來的高流速轉化為低流速,所以才出現紅色變成紫色,是一種好轉的現象。交界性或惡性血管瘤常因皮膚顏色改變或疼痛需要行手術治療,惡性血管瘤在手術后需視情況進行放療及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