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日夜不停地為身體輸送著血液,維持著生命的運轉。而心率,正是反映心臟工作狀態的一個關鍵指標,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那么正常人的心率是多少呢?
正常人的心率是多少?
心率指的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心臟通過有規律的收縮和舒張,將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個部位。而心率就是這種跳動頻率的量化體現。
正常人的心率范圍會因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的正常心率通常在60到100次/分鐘。
心率異常的原因有哪些?
1、心率過低:一些健康的人,尤其是長期進行高強度運動訓練的運動員,可能會出現生理性心動過緩,通常沒有明顯癥狀,一般無需特殊治療。但另一方面,病理性的心動過緩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會導致身體代謝減慢,心臟跳動也會相應變慢,患者除了心率減慢外,還可能出現怕冷、乏力、嗜睡、記憶力減退等癥狀。此外,心臟本身的疾病如竇房結功能障礙,也會導致心動過緩,可能引起頭暈、黑矇甚至暈厥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2、心率過高:即心動過速,也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身體代謝加快,心臟跳動也會隨之加速。患者會有心慌、多汗、手抖、食欲增加但體重減輕等癥狀。另外,貧血也是常見原因之一,由于紅細胞數量減少或其功能異常,身體為了保證各器官的氧氣供應,心臟會加快跳動。患者除了心率加快,還會有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表現。還有一些心律失常疾病,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心率可突然增快到150次/分鐘以上,患者會感到心悸、胸悶、氣短等。
如果發現心率過高或過低,通常需要完善一系列檢查來明確原因。
1、動態心電圖:可以連續記錄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心電圖變化,對于間斷發作的心律失常診斷價值更高。
2、心臟超聲:可以評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排查是否存在心臟瓣膜病變、心肌病變等。
我們應該關注自己的心率變化,它就像心臟健康的“晴雨表”。一旦發現心率異常,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讓我們的心臟始終保持健康有力的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