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對于腦梗死患者進行抗凝療法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血栓繼續延伸和閉塞遠端的小血管繼發血栓形成,改善側支循環,預防缺血性卒中近期復發,適用于存在高凝狀態的患者。
應用抗凝療法前通常應當進行顱腦CT檢查,證明患者確實為缺血性病變,有出血傾向者,如活動性潰瘍病、嚴重肝病、嚴重腎病以及感染性血管栓塞或血壓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等應當禁用。每日應測凝血指標,如初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以及活動度等,目的是及時調整抗凝藥的用量。
在臨床上對于腦梗死患者進行抗凝療法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血栓繼續延伸和閉塞遠端的小血管繼發血栓形成,改善側支循環,預防缺血性卒中近期復發,適用于存在高凝狀態的患者。
應用抗凝療法前通常應當進行顱腦CT檢查,證明患者確實為缺血性病變,有出血傾向者,如活動性潰瘍病、嚴重肝病、嚴重腎病以及感染性血管栓塞或血壓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等應當禁用。每日應測凝血指標,如初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以及活動度等,目的是及時調整抗凝藥的用量。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