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的危害一般引起肛周濕疹、貧血、肛裂、肛周膿腫、肛瘺等癥狀。患痔瘡后,需要及時配合醫生治療。
1、肛周濕疹:
痔瘡屬于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患痔瘡后會引起便血、分泌物增多的癥狀,這些分泌物會對肛門皮膚造成刺激,容易誘發肛周濕疹,出現肛門瘙癢,局部皮膚起紅疹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藥物治療。
2、貧血:
患痔瘡后還會出現便血的癥狀,如果反復便血,會導致血容量降低,容易誘發面色蒼白、身體乏力、頭暈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葡萄糖酸亞鐵糖漿、硫酸亞鐵片、琥珀酸亞鐵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3、肛裂:
痔瘡患者會出現痔核脫出的情況,容易影響到大便的正常排出,如果在排大便時用力不當,還會對肛門皮膚造成刺激,會導致肛門皮膚破損,從而誘發肛裂。患有肛裂后,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肛門內括約肌切斷術、肛門皮瓣技術等手術治療。
4、肛周膿腫:
如果沒有做好肛門皮膚的護理,一些膿性分泌物會在肛周聚集從而形成肛周膿腫,使患者出現發熱、肛門疼痛的癥狀。肛周膿腫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膿腫切開引流術治療。
5、肛瘺:
如果痔瘡比較嚴重且反復發作,還容易增加肛瘺的發病風險,患病之后會導致瘺管流出膿液,并伴隨著疼痛的癥狀。肛瘺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瘺管切除術治療。
一旦患痔瘡后需要及時治療,避免延誤治療,加大治療疾病的難度,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痔切除術、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等進行治療。患者在治療疾病期間應加強局部皮膚的護理,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