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術是胸外科常見的診療手段,對于明確胸腔積液性質、協助診斷以及治療有重要意義。然而,該操作也可能引發一系列并發癥,需要及時識別并妥善處理。
1、胸膜反應:穿刺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心慌、頭暈、面色蒼白等休克癥狀。此時應立即停止穿刺,讓患者平臥并吸氧,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如癥狀持續,可遵醫囑注射腎上腺素,同時建立靜脈通道以備不時之需。
2、血胸:穿刺時可能損傷肋間血管導致出血。一旦發現出血,應立即停止操作,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如出血量大,需采取止血措施,甚至急診開胸止血。
3、氣胸:穿刺過程中空氣可能進入胸膜腔或穿破肺組織導致氣胸。少量氣胸可自行吸收,若氣胸量大,則需抽氣或放置閉式引流管排氣。
4、穿刺點出血:一般為少量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按壓止血。
5、感染:穿刺時應嚴格遵循無菌原則,預防胸腔感染。若出現感染癥狀,如發熱、胸痛等,應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頭孢甲肟等。
胸腔穿刺術雖簡單有效,但仍需謹慎操作,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是確保患者安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