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肛門口有個小肉疙瘩可能是肛門濕疹、內痔脫出、外痔、肛周膿腫、直腸息肉等原因引起,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改善。一旦寶寶的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1、肛門濕疹:
如果寶寶肛門部位長期處于潮濕狀態,容易誘發肛門濕疹,肛門皮膚會出現紅色的丘疹,并伴隨著瘙癢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鋅軟膏、爐甘石洗劑等藥物治療。
2、內痔脫出:
如果寶寶經常便秘,在排便時會導致肛門部位的靜脈血管擴張,容易引起內痔脫出,會使肛門部位有小肉疙瘩,并伴隨著疼痛、發紅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復方角菜酸酯乳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硝酸甘油軟膏等藥物進行治療。
3、外痔:
如果寶寶有著不良的排便習慣,可能會誘發肛墊下移,容易誘發外痔,使肛門部位出現大小不一的小肉疙瘩,并伴隨著便血的癥狀。當符合手術要求時,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外痔切除術治療。
4、肛周膿腫:
如果沒有做好肛門皮膚部位的護理,會導致肛門部位出現炎癥感染,在炎癥的刺激下,會使肛門部位的皮膚出現糜爛、破潰的癥狀,一些炎性滲出液還會在局部滯留而形成囊腫。此時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囊腫切開引流術治療。
5、直腸息肉:
該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會使直腸部位出現異常增生的贅生物,隨著直腸息肉的逐漸增大,可能會出現脫出的情況,使肛門部位出現大小不一的小肉疙瘩。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直腸息肉切除術治療。
在治療疾病期間應加強肛門皮膚部位的清潔與護理,要用溫水清洗肛門部位的皮膚,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對加快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