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過程中,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患者,前一段時間有一位比較年輕的患者,急匆匆的來到診室,患者自述生活中頻繁出現抽搐、意識喪失的癥狀,這讓他感到非常害怕,根據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顱腦CT檢查等一系列檢查確診為癲癇病。確診疾病后,患者疑惑的向我詢問這是精神疾病嗎?那么,癲癇病是精神疾病還是另有隱情?現在給大家揭秘一下真正答案!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癲癇病并非精神疾病。它是一種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抽搐、意識喪失等癥狀。而精神疾病則主要涉及心理、情緒、行為等方面的異常,與癲癇病的發病機制完全不同。
然而,由于癲癇病的發作癥狀較為突出,患者往往會在發作時表現出一些異常行為,這可能會讓一些人對癲癇病產生誤解,認為它是一種精神疾病。事實上,癲癇病的發作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致,與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無直接關系。
于是我建議患者通過藥物方法治療,常見的藥物有卡馬西平、苯比巴妥、氯硝西泮等,遵醫囑合理用藥,有利于緩解臨床癥狀,目前患者正處于恢復期。
癲癇病患者恢復小技巧:
1、規律作息:癲癇病患者長期熬夜容易影響病情恢復,建議每天保持固定的休息以及起床時間,每天晚上至少保持8小時睡眠,這樣做有利于調節生物鐘,減少該病的復發幾率。
2、定期運動: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強身體健康和免疫力。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分散到每天或每周的多個時間段。
總之,癲癇病并非精神疾病,我們需要以科學的態度來認識和對待它。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有類似癥狀,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