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升高的臨床意義主要有生理性升高和病理性升高。
1、生理性升高:
(1)運動后可導致肌酸激酶明顯增高,且運動越劇烈、時間越長,肌酸激酶升高越明顯。(2)分娩者和新生兒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
(3)一些治療和診斷措施,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電休克、放射治療、心臟按壓、心導管檢查、泌尿系檢查等,可使肌酸激酶活性增高。
(4)男性肌肉容量大,肌酸激酶活性較女性高。
2、病理性升高:
(1)骨骼肌系統疾病:一般情況下,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DMD/BMD)、肢帶型肌營養不良、肌炎等肌肉病時,CK升高非常明顯。血清CK值的高低,與患病的種類不同而不同。
(2)心臟疾病:CK升高對診斷心肌梗死有較高價值。臨床上常規檢查心肌酶譜中CK是主要的指標之一。心肌梗死時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現后4小時肌酸激酶急劇上升,最高可達正常上限的10~12倍。但此酶活力增高持續時間短,2~4天后就可恢復正常。(3)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疾病:肌酸激酶升高見于腦梗死、腦膜炎、腦炎等。可能與腦神經細胞的損傷和繼發性骨胳肌損傷有關。另外,發作性疾病中也可見CK升高,例如癲癇、破傷風等。
終上所述,如果發現CK升高,請到正規的醫院在醫生的診療下,明確病因,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