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細菌性痢疾是一種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其典型的大便特點是膿血便。這種病癥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起病急驟,患者常常伴有發熱、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可出現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腦病。
急性細菌性痢疾的膿血便是由于痢疾桿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破壞腸粘膜,導致粘膜充血、水腫、壞死及潰瘍,從而形成膿血便。這種便中混有膿液和血液,顏色暗紅,質地較稀,常常伴有惡臭味。
治療方法如下:
1、抗生素治療:首選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對痢疾桿菌有較好的殺菌作用。
2、對癥治療:對于高熱、腹痛等癥狀,可給予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進行緩解;腹瀉嚴重者,可使用止瀉藥如洛哌丁胺。
3、補液治療:由于腹瀉易導致脫水,因此需要及時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4、預防并發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急性細菌性痢疾雖然起病急,但若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大多數患者能迅速康復,不留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