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腦干動脈瘤介入后復查做磁共振有什么風險
2020-03-28 1522次
病情描述:
腦干動脈瘤介入后復查做磁共振有什么風險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做核磁共振掛什么科室基本上所有的臨床科室都可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因為影像科很少有獨立的進行臨床診治的,所以不同的科室可以開相應部位的檢查。腰疼可以做核磁,但是要區別對待,很多老年人由于腰椎間盤出、或者由于腰肌扭損外傷,可以做腰椎核磁檢查,可以掛骨科。因為疼痛跟神經科也有一定的關系,也可以到神經科來就診。核磁共振適用范圍廣泛,除了一些運動型的器官,檢查分辨率差一些,對于很多的結構和功能,特別對于神經肌肉骨骼關節,胃腸器質性器官,都可以發現很早期的病變。02:44
-
做核磁共振看什么科核磁共振檢查主要是在放射科進行檢查。但是患者來源,他首先要在門診掛號。按照我們現在看病的流程,首先要掛號。掛號的方式有很多種,現在我們都采取網上掛號,自動排號的這種方式。那么自動預約了以后,你到門診去找醫生,實際上門診的任何一個專業,我們說的一個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科,這些臨床醫生都有處方權,都能開磁共振檢查。那么根據你的病情需要,醫生給你開相應部位的磁共振檢查,然后你再到放射科的磁共振室去完成磁共振檢查。01:02
-
腦動脈瘤介入治療后多久復查如果患者存在腦動脈瘤,并且進行了介入治療,在治療后的1~3個月患者需要到醫院復查。復查的項目包括血常規,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等。此外患者可能還需要完善頭顱CT檢查,已明確顱內是否存在出血以及動脈瘤的位置,有些患者必要的時候可能還需要進行頭顱磁共振的檢查。腦動脈瘤的患者往往是由于先天性的因素或者后天繼發性因素導致顱內出現血管的病變,患者假如存在血管內膜的缺損,局部就容易出現膨大的血管,導致患者出現腦動脈瘤。語音時長 01:09”
-
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有風險嗎首先說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介入手術治療風險在于,患者有可能會造成造影劑的過敏,甚至出現腎功能的損傷,有些病人在操作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穿刺部位的出血。另外,有些病人可能會在穿刺的過程中損傷血管。另外,有些病人可能導絲走行的過程中,引發血栓的脫落,或者是斑塊的脫落,出現了缺血性腦卒中。另外有些病人,可能會出現了導絲的斷裂等,這些都是有一定風險,甚至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一定要加以慎重。語音時長 01:20”
-
腦動脈瘤介入治療后多久復查如果患者存在腦動脈瘤,并且進行了介入治療,在治療后的1~3個月患者需要到醫院復查。復查的項目包括血常規,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等。此外患者可能還需要完善頭顱CT檢查,已明確顱內是否存在出血以及動脈瘤的位置,有些患者必要的時候可能還需要進行頭顱磁共振的檢查。腦動脈瘤的患者往往是由于先天
-
腦動脈瘤介入治療后多久復查腦動脈瘤介入治療后,一般建議患者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年進行定期復查。這樣的復查頻率有助于及時發現并處理任何潛在的問題,確保治療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復查的重要性在于監測動脈瘤的變化,評估治療效果,以及調整后續治療方案。定期復查通常包
-
動脈瘤介入手術后不愛睡覺發燒你好,請發一下詳細的病歷資料。
-
顱腦交通動脈瘤復查做CTA,要注意那些問是要打造影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