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門診坐診時,我接診了一位新生兒患者,孩子的父母焦急的告訴我,他們的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出現了皮膚發黃的癥狀,且黃疸癥狀逐漸加重,經過診斷為新生兒黃疸,并給出了兩種治療方案,吃茵梔黃和照藍光。面對這兩種選擇,但不確定哪種方法對孩子的傷害更小,面對他們的疑慮,我將進行詳細的解答,并給出一些建議,如果你也有此疑惑,不妨看一看我的文章。
吃茵梔黃和照藍光都是臨床上用于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方法,相比較而言,照藍光傷害小。茵梔黃即茵梔黃顆粒,是臨床常見的退黃藥物,茵梔黃是一種中藥制劑,通過促進膽紅素代謝來降低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但其副作用可能包括腹瀉、惡心等。而照藍光則是通過光療使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物質排出體外,其副作用則可能表現為皮膚干燥、脫屑等,但一般停止光照治療后不良反應就會逐漸消失,癥狀較輕。雖然,二者相比照藍光傷害相對較小,但在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過程中,還需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具體病情進行選擇,而不是盲目根據傷害大小選擇治療方法。
在治療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遮蓋眼睛和會陰部:在進行藍光照射前,務必確保新生兒的眼睛和會陰部被適當地遮蓋。這通常是通過使用特殊的眼罩和尿布來實現的,以防止藍光對這些敏感部位造成傷害。
2、補充水分:在藍光照射過程中,新生兒可能會因為失水而需要適當補充水分。可以讓新生兒喝一些溫開水或葡萄糖水,但應避免過量飲水以免導致水中毒。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并不可怕。只要家長及時帶寶寶就醫,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并密切關注寶寶的反應和病情變化,相信寶寶一定能夠早日康復。同時,我們也要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愛和陪伴,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