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治腹瀉的中藥有哪些
病情描述:
治腹瀉的中藥有哪些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治腹瀉的中藥,包括白豆蔻、陳皮、黨參、茯苓等。不過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依據(jù)具體的腹瀉輕重,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日常并不能私自亂用藥,以免藥不對癥對身體帶來傷害。
意見建議:
腹瀉的患者是要有所禁忌,首先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如果受涼是會誘發(fā)其他疾病,這樣并不利于身體恢復。其次是要多喝水,多喝水能夠預防脫水,這樣也能夠幫助病情恢復。
為你推薦
-
腹瀉的原因有哪些腹瀉的原因錯綜復雜,一般是由于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疾病以及自身體質(zhì)弱等因素引起的。生活習慣包括,不注意保暖,衣著單薄,或者是晚上睡覺時沒蓋好被子,腹部受涼導致的;飲食習慣包括:喜歡吃油膩不容易消化、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等,損傷脾胃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腸道感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導致腹瀉的因素,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另外,胃腸道易激患者、乳糖不耐受、胃腸道對冷空氣等因素比較敏感的人群,也容易出現(xiàn)腹瀉。一旦出現(xiàn)腹瀉可能還會伴隨腹脹、腹痛、甚至發(fā)熱等癥狀,困擾著很多人,所以需要及時治療。腹瀉的患者,需要明確病因后針對性治療。對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需要抑制細菌,對于腸易激綜合征出現(xiàn)的腹瀉,需要穩(wěn)定情緒,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另外還可以遵醫(yī)囑搭配服用,立可安復方木香小檗堿片來治療,它可以和多種胃腸道用藥聯(lián)合使用,快速止瀉。01:48
-
調(diào)經(jīng)的中藥有哪些月經(jīng)不調(diào)是指月經(jīng)的周期、經(jīng)期、經(jīng)量、顏色都發(fā)生了改變,同時出現(xiàn)月經(jīng)周期的不適癥狀。中藥調(diào)理月經(jīng)以調(diào)經(jīng)為基本原則,以補脾、滋腎、疏肝、理氣為大法,進行辨證論治。如果月經(jīng)提前、月經(jīng)量多,而且是由于血熱導致的,可以吃清熱的藥,比如說最常用的可以吃牡丹皮、梔子。如果月經(jīng)的色紅、量少,考慮是由于陰虛內(nèi)熱導致的,可以吃生地、地骨皮,來滋陰清熱。如果月經(jīng)顏色淡,伴有乏力,考慮是由于氣虛導致的,可以吃黃芪、當歸來補氣養(yǎng)血。如果月經(jīng)后期,伴有腹痛、喜溫喜按,可能是由于血寒導致的,可以吃當歸、肉桂,這些藥物來溫經(jīng)散寒。如果伴有肚子疼的,可能是脾胃陽虛造成的,可以吃點艾葉、吳茱萸,來暖宮散寒。01:28
-
治腹瀉的中藥有哪些給予治療腹瀉的中藥有木香、合歡皮、白豆蔻、黨參、茯苓、陳皮等。對患者來說還可以吃一些中成藥物,比如參苓白術(shù)散,附子理中丸等。對于腹瀉的患者來說,同時還要注意飲食方面的調(diào)理,飲食要清淡,避免油膩、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油炸、燒烤、煙熏的食物。患者要戒煙戒酒,少喝一些濃茶、咖啡等,患者平時要避免一些不良的情緒,比如緊張、焦慮、惱怒等情緒。一定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wěn)定,同時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語音時長 01:09”
-
腹瀉的中藥有哪些中醫(yī)認為腹瀉與脾胃虛弱,寒濕的侵蝕,肝氣不舒都是有一定關系的。急性腸炎時,可以應用清熱祛濕止瀉為主的藥物治療,如腸炎寧。如果是慢性腸炎,則以健脾祛濕,疏肝理氣為主要治療原則的藥物,可以應用補脾益腸丸。出現(xiàn)腹瀉是可以通過辨證辨病用中藥來調(diào)理的,可以用貼肚臍外用的方法來治療,同時也可以用艾灸進行治療。小兒的腹瀉用推拿的方式來治療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上述手段都不能緩解癥狀的話,還需要到醫(yī)院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腹瀉的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語音時長 1:34”
-
慢性腹瀉的中藥有哪些①藿香正氣丸: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治療寒濕泄瀉,癥見發(fā)熱惡寒、腸鳴泄瀉者。每次9克,每日2~3次。 ②附子理中丸:溫陽祛寒,益氣健脾。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的泄瀉,癥見泄瀉清稀,腹痛,四肢厥冷者。1次9克,1日2次。 ③葛根芩連微丸:清熱燥濕,解肌止瀉。治療濕熱泄瀉,瀉下穢臭,肛門灼熱者。1次3克,1日3次。 ④加味香連丸:清熱祛濕。主詒腸道濕熱而致的腹痛泄瀉。1次6克,1日3次。 ⑤枳實導滯丸:清熱利濕,消食導滯。主治食積化熱而致的脘腹脹滿疼痛,瀉下穢臭。1次9克,1日2次。 ⑥參苓白術(shù)散:健脾益氣滲濕。治療脾虛泄瀉,食少便溏,面色萎黃。1次9克,1日2次。 ⑦四神丸:溫腎健脾,固澀止瀉。治療腎虛五更泄,癥見黎明欲街,瀉后痛減,腹中冷,腰膝酸軟者。1次9克,1日2次,淡鹽水送服。 飲食一定要注意清潔衛(wèi)生。不要吃街頭零食、小吃,不吃過期、變質(zhì)食品。 其次,避免生冷、油膩、高纖維素食品,可以適當多食一些瘦肉、蛋類、魚蝦及豆腐等,以補充機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
-
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有哪些黨參15克,炒白術(shù)15克,茯苓30克,防風10克,陳皮10克,炒枳殼15克,補骨脂15克,巴戟天15克,訶子10克,肉豆蔻10克,玫瑰花15克,金櫻子15克,木香10克,合歡皮10克,白豆蔻10克(后下)。 功效:健脾補腎、固腸止瀉。 主治:久治不愈的各種慢性腹瀉,尤以脾腎陽虛引起的腹瀉為主。 用法:每劑方藥加水浸泡20分鐘后,煎煮2次取汁400毫升,早、中、晚餐后1小時各服1次,日1劑。
-
容易引起腹瀉的中藥有哪些容易引起腹瀉的中藥有番瀉葉、火麻仁、大黃等。1、番瀉葉:在中醫(yī)方面屬于一種中藥材,味甘、苦,性寒、歸大腸經(jīng),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改善便秘、腹脹等癥狀,如果用量過多,很容易會引起所述癥狀。2、火麻仁: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腸燥便秘。過量服用容易導致其功效增
-
治腸炎的中藥有哪些腸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腸炎可分為急性腸炎和慢性腸炎兩種情況。中醫(yī)理論中,腸炎稱之為泄瀉,也分為爆泄和久瀉兩種情況。對于腸炎的治療中藥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中成藥的選擇。臨床上常選用的中成藥,包括補脾益腸丸、腸炎寧片、固腸止瀉丸,以及腸胃寧片、藿香正氣丸、四神丸、烏梅丸、枳實導滯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