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多少歲容易得骨質增生
病情描述:
多少歲容易得骨質增生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骨質增生一般在四十歲以上多見,四十歲以前也有骨質增生,主要由特殊疾病和缺鈣導致的。骨質增生是人體對應激刺激產生的修復性反應,不良坐姿站姿等長期刺激骨膜反應而出現增生。
意見建議:
建議患者若身體不適盡早去醫院完善檢查和治療。日常生活中適量加強鍛煉,勞逸結合,避免久坐久站過度勞累。平時多吃綠色蔬菜和含鈣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為你推薦
-
多少歲可以吸脂吸脂手術是通過微小的切口,通過膨脹液把脂肪細胞膨脹以后,通過抽脂管來把脂肪抽出的一種塑身的方法。它的安全性、有效性是經過多年的醫學證明的,因此抽脂手術并不是特別限制于年齡,當然在16歲以下,一般在身體沒有穩定的發育的前提下,是不太建議做抽脂的,我們建議在18歲以上進行抽脂。青少年的肥胖一般在后期,隨著生長發育有時候會逐漸的減輕,因此我們更建議在穩定以后進行抽脂手術,是比較安全的。對于年齡上限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身體沒有嚴重的系統性的疾病,沒有嚴重的出血的傾向,沒有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或者是糖尿病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問題,都可以考慮進行抽脂手術。01:08
-
多少歲會長痔瘡痔瘡與年齡沒有關系,不是到多大年齡才會有,得痔瘡的原因:一,久坐、久站、坐蹲這些動作會增加腹壓,使血液回流變差,再加上直腸上下的靜脈本身管壁比較薄,易發生靜脈曲張,因此久坐久站的人更容易患痔瘡。二,便秘,便秘的人不一定會得痔瘡,但是得痔瘡的人一定有便秘病史。正常的大便是成形的軟便,而便秘時的大便堅硬、干燥,會直接壓迫直腸,靜脈回流同樣會出現障礙,久而久之痔瘡必然找上門。三,痢疾或者腸道感染,肛門是大便的出口,經常處于潮濕的環境,本身就極易感染,患有痢疾或者腸道感染更易引起肛門直腸的靜脈充血,進而形成痔瘡。痔瘡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發作起來也是非常折磨人,不但疼痛,而且長期大便出血還可以引起貧血,讓人頭暈眼花、提不起精神、抵抗力下降等。01:29
-
多少歲容易得骨質增生骨質增生一般常見于45-60歲左右的年齡段,而且重體力勞動者,運動員發病率比較高,這一類的人群共同的特點是運動和勞動多,關節磨損比較嚴重,容易使關節產生退行性的骨變。骨質增生一般多見于人體的一些負重的關節,比如膝關節或者是腳底,還有就是頸椎,腰椎,由于肌腱韌帶反復的牽拉骨頭,造成骨頭的微小損傷,然后產生了保護性的反應。對于骨質增生并沒有產生明顯的臨床癥狀的,則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只需要日常生活中注意保養即可。語音時長 01:11”
-
多少歲易得直腸癌對于直腸癌易發的年齡來說,多見于40-60歲之間的中老年患者,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部分腫瘤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對于部分患者,如果出現大便之中帶血的情況,而且合并有體重的進行性下降,以及出現患者貧血的臨床癥狀,必要的情況下需要考慮進行結腸鏡檢查。在結腸鏡下可以直觀的發現患者直腸部位的隆起性病變,或者是潰瘍性病變,可以在局部取部分活組織予以病理染色切片檢查。通過病理染色切片檢查之后多可予以確診,對于早期的直腸癌患者,如果病理確診之后,需要進行根治性的外科手術,在根治性外科手術之后,患者必要的情況下還要做4-6個療程左右的全身靜脈化療。語音時長 01:15”
-
子宮肌瘤多少歲容易得病情分析:子宮肌瘤多發年齡是30~50歲之間,因為子宮肌瘤,屬于依賴雌激素生長的疾病。所以青春前期比較少見,當女性進入絕經期以后,子宮肌瘤可出現萎縮或者消退的癥狀,主要是因為體內激素水平下降,沒有雌激素的支持,肌瘤也會縮小。意見建議:所以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是不建議過多食用含有雌激素的食物的。
-
骨質增生容易好嗎病情分析:骨質增生本身因為年齡增大,是退行性病,新陳代謝慢,鈣質吸收少,鈣質流失多,所以會逐漸的加重,不容易好,所以需要多注意,注意補充鈣質,適當的鍛煉,定期復查,積極治療。意見建議:平時要注意避免不良的姿勢,避免活動過多,勞累受涼,可以適當的補充富含鈣質的食物,藥物,像牛奶,小魚蝦。定期去醫院檢查,早期的預防有助于使骨質增生發展比較慢,避免形成嚴重的后果,對治療有利。
-
多少歲容易得斑禿一般20歲至40歲的人群容易得斑禿,出現斑禿的癥狀后,應及時就醫,不可延誤病情。斑禿通常是免疫功能紊亂、遺傳、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通常沒有特殊的感覺,頭皮外觀也沒有紅腫、脫屑等炎癥反應,通常是無意中偶然發現的,在患者的頭皮部位會出現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斑塊狀脫發。一般處于20歲至40
-
腿長的人容易得骨質增生嗎腿長的人不容易得骨質增生,骨質增生通常是由于年齡的增加或者是退行性改變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外傷或者是腿部骨折導致,與腿長沒有關系。骨質增生是一種自我修復的病理過程,往往會沿著骨骼邊緣生長為骨性突起,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由于重體力勞動、創傷、體重過大、運動量過大、營養不良等因素導致,也可能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