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細菌病毒感染血常規怎么區別
病情描述:
細菌病毒感染血常規怎么區別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細菌感染,血常規,中性粒細胞會升高,白細胞也會升高,而病毒感染,一般中性粒細胞是降低的,而且白細胞可能正?;驕p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感染比較多,而支氣管炎,肺炎,細菌感染比較多見。
意見建議:
出現細菌感染,應該給予抗感染藥物治療,比如頭孢類的藥物,左氧氟沙星以及青霉素類的藥物。而病毒感染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藥物治療。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為你推薦
-
呼吸道感染的血常規上呼吸道感染的血常規的話,我們主要看的是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總數的話如果大于一萬,我們就考慮是一個細菌感染。如果是小于四千的話,我們會考慮是病毒感染也就是小于四千或者是正??紤]病毒感染,大于一萬考慮細菌感染。還要看一個中性粒細胞,如果中性粒細胞有升高的話,也是考慮是細菌感染。如果中性粒細胞是正?;蛘呓档?,也考慮病毒感染。同時如果是病毒感染的話,我們要看一個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有輕度的升高,這就是咱們主要看的血常規的項目,對上呼吸道感染來說它的診斷意義還是比較大的。01:05
-
怎么算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第一,要看臨床癥狀,患者是否有發熱、干咳等呼吸道的癥狀;在消化系統方面是否有食欲不佳、納差、惡心、嘔吐、腹脹的癥狀;在精神神經系統是否有乏力、精神差、頭痛等癥狀。第二,還要看接觸史,是否有疫區的接觸史,是否有明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接觸史。第三,是看檢查,看患者的肺部CT是否有多發的磨玻璃影,還有最重要的檢查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和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的檢測,才能明確是否是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出現上述不適癥狀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及早做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來明確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01:44
-
細菌病毒感染血常規怎么區別單純通過血常規檢查并不能夠明確的診斷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一般來說細菌感染的患者血常規檢查會出現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而病毒感染的患者一般會出現白細胞計數正?;蛘甙准毎嫈到档?,還有可能會出現淋巴細胞增多的情況。另外,要明確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還需要進一步檢查,需要檢查一下C反應蛋白以及降鈣素原。如果C反應蛋白增高,降鈣素原增高,那么提示有可能存在細菌感染。另外,還需要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相關的檢查,這樣才能夠明確診斷。語音時長 01:20”
-
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 血常規細菌感染是以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為主,而病毒感染則以淋巴細胞升高為主,白細胞計數可不增高,主要對癥治療。細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療,病毒感染、抗病毒感染發燒是主要的表現癥狀,可以進行抗病毒的治療,如口服抗病毒口服液,也可以服用銀黃顆粒、清開靈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也可以,也可以服用板藍根顆粒進行治療,嚴重的可以注射炎琥寧。如果發現發燒及咽喉痛和咳嗽、渾身酸痛,抗感冒治療口服就行了,多喝水。語音時長 1:16”
-
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血常規有什么區別病情分析: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的血常規區別還是很大的。意見建議:病毒感染的血常規表現為白細胞正常或者是降低,淋巴細胞或者單核細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下降。而細菌感染血常規表現為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升高,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比例下降。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通常是對癥治療即可。流感病毒等需要抗病毒治療,細菌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
怎么看血常規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病情分析:當白細胞總數低于該年齡段的標準值,伴有淋巴細胞增高,考慮病毒性感染,當白細胞總數高于年齡段標準值,且以中性粒細胞升高,同時有c反應蛋白增高,考慮是細菌感染為主。意見建議:化驗單的結果要結合孩子的臨床癥狀體征及年齡來綜合地分析。4~6天到4~6歲的兒童,以淋巴細胞占主要優勢達到60%左右。新生兒的白細胞可以達到15~20×10的9次方每升,一歲以內的嬰兒白細胞總數可以達到11~12×10的9次方每升,一歲以上的兒童白細胞總數4~10×10的9次方每升。
-
血常規怎么看細菌還是病毒感染血常規如果顯示白細胞或者是中性粒細胞增高,這說明是有細菌感染,如果確定有細菌感染的情況下需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才能控制病情的發展。如果顯示有淋巴細胞增高,這說明是有病毒感染,如果有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藥物治療才可以控制病情。如果只是有淋巴細胞增高,沒有白細胞增高的情況下,一般不建議用抗生素治療,
-
病毒感染血常規表現發生病毒感染時,一般可以通過采血化驗血常規來確定診斷。不同病毒感染,血常規表現也不一樣,比如最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時,一般血常規表現為:白細胞數量會下降,同時淋巴細胞比例會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會降低,其它血常規項目會正常。單純病毒性感染時,血常規檢查并不是特異性診斷依據,因為病毒感染時,白細胞可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