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靜脈補鉀的原則是什么
病情描述:
靜脈補鉀的原則是什么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在臨床上,靜脈補鉀的原則為當患者存在低鉀血癥,而且患者存在進食吞咽困難、惡心、嘔吐等無法進口途徑補充足量的氯化鉀時,那么這時候需要給予患者靜脈補鉀,而且一般來說靜脈補鉀的濃度為0.15~%0.3%。
意見建議:
而且靜脈補鉀時最好選擇5%的葡萄糖注射液、0.9%的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溶媒。
為你推薦
-
小兒腹瀉靜脈補液的原則是什么對于小兒腹瀉來說,補液是很重要的。其實補液并不是說簡單的口服一些補液鹽即可,尤其是對于較小的孩子來說,也許經過服用補液鹽可以得到改善。當然對于嚴重的腹瀉,我們需要懂得這些補液原則:第一,需要判斷孩子脫水的程度,這個是很重要的。我們目前來說,分為輕、中、重度。第二,我們需要判斷孩子脫水的性質,然后最常見由于腹瀉引起的低滲性,最為常見。當然還有一些高滲性,還有等滲性。所以對于孩子補液,定量定性,然后就是觀察,也是很重要的。01:09
-
結石的手術原則是什么?上尿路結石也就是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如果雙側輸尿管結石的時候患者會問我先處理哪一側,根據患者的情況如患者的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同時取出,如果患者身體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先處理梗阻嚴重的那一側,針對雙側輸尿管結石針對一側腎結石一側輸尿管結石的時候我們教科書上都寫著先除了輸尿管結石。02:02
-
靜脈補鉀的原則是什么對于已經查明有鉀離子丟失過多的患者,會采用相應的補鉀的方式,來維持患者血液中鉀離子濃度相對的穩定,從而保持正常的生理的過程。由于低鉀和高鉀都會引起一些相應的心律失常,甚至出現心血管意外的幾率提高,所以鉀離子的補充在治療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和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指標。對于靜脈補鉀的患者,首先是需要保證患者的腎功能的情況下進行相應的補鉀,不然鉀離子不能夠有效的排出,會造成血鉀的進一步的逐漸的增高而導致高鉀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見尿補鉀;第二個對于補鉀的量需要根據目前鉀離子水平來測算所需要補鉀的量,同時每天的補鉀數量不能超過6~8克。對于一些腎功能衰竭或者是處于多尿情況下的患者,應該要適當的增加補鉀的量。語音時長 01:43”
-
低鉀血癥靜脈補鉀原則對于低鉀血癥的補鉀原則有一般四個,見尿補鉀,補鉀不能過多,鉀濃度不能過高,補鉀的速度不能過快,一般就是病人出現了休克的時候需要補充血容量,要按照血清鉀的水平來判定。補鉀的步驟有:一,每天補鉀的濃度不能過高,一般就是靜脈補鉀,就是把氯化鉀稀釋后靜脈注射,另外一般氯化鉀不能直接靜脈注射。二,氯化鉀補液里面的鉀濃度,超過四十毫摩爾每升,補鉀的速度不能過快。三,要慢慢滴注一般鉀的量應該要控制每小時二十毫摩爾每升以下。語音時長 1:21”
-
小兒腹瀉補鉀原則是什么補鉀的原則是濃度不宜過高,低速不宜過快。根據小兒的公斤體重來用量,一般濃度在0.1%到0.3%,維持在五到六個小時之內滴注完成。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見尿補鉀。如果腹瀉比較嚴重,小便閉隆的情況下,是不可以補鉀的。
-
心衰補液原則是什么一般非體外循環手術病人,術后只要血壓穩定,神志清醒,拔除氣管插管后,可開始少量飲水,不需要經靜脈補充正常人的全部需要量,體外循環心血管術后為了防御心力衰竭和肺水腫應嚴重的限制液體的輸入量。心衰早期應用5%的葡萄糖液,一般不給生理鹽水,以后根據情況適當補充。
-
見尿補鉀的原則是什么見尿補鉀的原則是指:見尿后補鉀,不能過早;補鉀濃度不宜超過0.3%;成年人補鉀速度為每分鐘30~40滴,不要過快,兒童速度酌情減低;成年人每日補鉀量不超過5g,兒童每日補鉀量0.1~0.3g/kg,不宜過量補鉀。
-
見尿補鉀的原則是什么見尿補鉀的原則是見尿后補鉀,不能過早,可以確保在低鉀血癥治療中,既能有效補充鉀離子,又能避免高鉀血癥的風險。見尿補鉀是醫學上重要的補鉀原則,主要適用于低鉀血癥患者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血鉀降低的情況,這一原則的核心在于確保補鉀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