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新生兒攢肚子的前兆有哪些
病情描述:
新生兒攢肚子的前兆有哪些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那是寶寶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的一個表現,吃進去的母乳大部分都吸收掉了,所以大便不多。此時寶寶無不良表現,拉大便時仍為軟便,可摸摸寶寶的肚子,看看寶寶肚子硬不硬,再觀察寶寶的表現,有無哭鬧情況,有無精神不好的情況,如果沒有,大體可以放心。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新生兒的分類有哪些大概的分類,詳細的分得很多,主要講就是足月新生兒,足月新生兒就是指孕周要滿37周至不滿42周,早產兒指的是孕周要滿27周至不滿37周,稱為早產兒,還有一種就是在足月兒里邊,叫做足月小樣兒,足月小樣兒也是孕周要滿37周至不滿42周,但出生體重是小于2500克的,還有就是高危新生兒,高危新生兒就指出生的時候,有許多的高危因素,稱為高危新生兒。00:59
-
新生兒黃疸退去的征兆新生兒黃膽退下去的時候沒有什么征兆,主要是看新生兒黃疸,就是出現黃疸的征兆。新生黃疸出現,主要看它的伴隨癥狀。比如有些孩子就是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可能是,一般的吃奶了,大便都沒有什么異常,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覺得是正常的,有一些異常的你像發燒了。還有一些皮膚顏色的改變了,還有大便顏色的改變了。所以說這些征兆,要根據這些征兆要看醫生,醫生要根據情況做相應的檢查,除外一些病理的因素。所以就是說遇到新生兒黃疸我們不必那么驚慌,就是過度的檢查或者治療。有孩子出現黃疸,就覺得大多數孩子都是黃疸,是正常的我沒必要看,往往這種情況下,耽誤孩子的治療和診斷。01:14
-
新生兒攢肚前的征兆所謂攢肚是被母乳喂養的寶寶,在滿月后兩到三天,甚至是四到五天沒有排大便,但是一旦排大便,排出的大便依舊是黃顏色的,且無干結現象,也沒有痛苦的表現,只是每次的排便量比較少的一種現象。攢肚現象大都出現在孩子滿月前后,一般攢肚前沒有什么預兆,因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攢肚多發生于母乳喂養的寶寶,隨著寶寶的發育,其腸胃消化能力慢慢增強,對母乳吸收也更加充分全面,所以寶寶腸胃里只會遺留少量的殘渣,這些殘渣不足以形成排便。語音時長 1:25”
-
新生兒積肚的前兆積肚的現象一般發生在兩三個月的寶寶。由于寶寶的消化系統逐漸完善,腸胃內的消化酶開始增多,慢慢的變的有規律,吸收功能比剛出生時好很多,從而使大便的次數減少,慢慢的變的更加有規律。一般寶寶四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隨著食物種類的增加,寶寶吸入膳食纖維也會相應的增加,很多人以為積肚就是便秘,這兩者存在很大的區別。積肚只是寶寶大便的次數減少,但是大便依然是稀糊狀,如果是便秘,寶寶的大便就會比較干燥而且硬,所以要將兩者區分開來。另外寶寶便秘還會伴隨煩躁不安、睡眠不穩、容易哭鬧的癥狀,而寶寶出現積肚其他表現都比較正常。寶寶積肚一般在兩到六個月的寶寶中比較常見,而便秘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可能出現。語音時長 1:39”
-
新生兒攢肚子怎么辦病情分析:新生兒出現攢肚子的情況,需要與便秘的情況相鑒別。如果是正常的攢肚子,可不用特殊的處理,是正常的現象。嬰兒可能2-3天或者4-5天,最多可能10天、15天不排大便,嬰兒沒有痛苦的表情或者表現,排便時大便仍然正常,沒有硬結的情況,叫做攢肚。是因為嬰兒出生以后,消化系統不斷完善,能夠對母乳進行充分消化和吸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非常少,食物殘渣少不足以刺激直腸產生排便反射,因此出現攢肚現象。意見建議:建議注意腹部保暖,不要著涼,可以給寶寶沿肚臍順時針按摩,每日1~2次,每次15分鐘,幫助寶寶促進腸蠕動,平時可適量的增加喂水量。
-
新生兒攢肚前的征兆是什么當寶寶兩次拉肚子之間是時間延長,沒有那么頻繁了,也說明寶寶的拉肚子出現了好轉的征兆。也可以記錄下每天寶寶每次拉大便的時間,這樣更容易對比出來。當寶寶兩次拉肚子之間是時間延長,沒有那么頻繁了,也說明寶寶的拉肚子出現了好轉的征兆。
-
新生兒攢肚的特點有哪些?在新生兒成長的過程中,攢肚是一個常見的生理現象,它指的是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內大便次數減少,但大便性狀正常的現象。雖然攢肚本身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直接影響,但了解其特點和日常護理方法對于新手父母來說至關重要。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新生兒攢肚的特點,幫助您更好地照顧寶寶。新生兒攢肚的特點1、排便次數減少:新生
-
新生兒攢肚積食的表現攢肚通常是指排便規律改變。新生兒排便規律改變、積食一般有腹痛、腹脹、大便干硬、口臭、嘔吐等表現,一旦出現以上表現,家長應該立即帶新生兒就醫。1、腹痛:排便規律改變、積食可能與母乳喂養不當、飲水量不足等因素有關,如果喂養次數過多,會加重胃腸負擔,引起腹痛。2、腹脹:當過多的食物在胃內堆積并異常發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