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臟病,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得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心肌的缺血、缺氧,甚至壞死引起的一類心臟病,我們統稱為冠狀動脈性的心臟病,或者叫冠狀動脈疾病。我們平時都會簡稱它是冠心病,冠心病用藥一般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改善病人心臟缺血的狀態,減輕他癥狀的藥物。第二類的藥物是預防,預防心肌梗死,改善預后的藥物。第三類藥物是用于冠心病的相關的一些中成藥。
首先我們講第一類,改善缺血、減輕癥狀的藥物。主要包括硝酸酯類的藥物,比如說硝酸甘油這一類的,還有β受體阻斷劑,以及鈣離子通道的阻滯劑。硝酸酯類我們提到了,就是經常講的硝酸甘油,還有單硝酸異山梨醇酯。這類的藥物,它主要分為短效的跟長效的兩類,舌下含服,或者噴霧用的硝酸甘油,可以作為心絞痛發作時候,緩解癥狀的一些藥物,也就是說可以急性用藥,也可以用于運動前數分鐘,用了以后,你可以活動了以后,就不容易發心絞痛。長效的硝酸酯類的藥物,這個適用于什么呢,長期的一個治療,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有心絞痛發作,那么我們可以吃長效的藥物,它可以使得心絞痛發作減少,但它不適合心絞痛的急性發作。β受體阻斷劑,是我們平常經常聽到的,什么洛爾這類的藥物,比如說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等等這些藥物。這類藥物假如沒有禁忌證,可以作為一個穩定型心絞痛的,一個初始的治療藥物。當β受體阻斷劑,作為初始治療藥物,效果不滿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往往聯用長效的,二氫吡啶類的鈣離子通道拮抗劑,或者長效的硝酸酯類的藥物,也就是這些藥物可以單用,效果不好的話可以聯用。
第二類的藥物,就是預防心肌梗死,改善患者預后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類的藥物,還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斷劑。阿司匹林它的最佳的劑量范圍,是75到150毫克,平時我們用的拜阿司匹林,都是100毫克的。它的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出血,和對阿司匹林的過敏,假如不能用阿司匹林,我們就可以改用氯吡格雷,作為一個替代的治療。第二,所有的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的患者,都應該接受他汀類藥物的治療,冠心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值應該低于1.8mmol/L,這個就是你要經常到醫院去驗血,根據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來調整我們的用藥。第三個,所有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高血壓、心肌梗死以后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都應該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我們一直講的叫ACEI。假如不能用的話,再用叫ARB,也是這類的藥物,來進行一個替代。第四,心肌梗死以后,穩定型心絞痛,或者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使用β受體阻斷劑。所以這幾類的藥物,對改善患者心絞痛病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預后,都會帶來很大的好處,而且要長期的應用。
第三類的藥物,是治療冠心病當中的中成藥,比如說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是一個中國的古方,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本古書里面,已經提到了這個藥物,這個藥物在古代,我們叫做蘇合香丸,現在的麝香保心丸,就是在蘇合香丸的基礎上面,進行一個不斷的優化,運用現代藥理研究的方法,研制而成的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它具有芳香開竅,理氣止痛的一個功效,在冠心病的一個急性發作期,和它的穩定期,都有一個較好的療效。麝香保心丸可以通過,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抑制血管炎性反應,穩定粥樣硬化的斑塊,促進毛細血管再生,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增殖,和心肌纖維化而發揮療效。所以說冠心病的治療,既要用中醫,又要用西醫,通過我們的中西醫結合,才會給你這類的冠心病的病人,帶來最大的一個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