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是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的淺層真菌性疾病,皮膚癬菌有數十種,最常見的是紅色毛癬菌。皮膚癬菌在與皮膚表層接觸后,可以黏附、穿透角質層并繼續生長、繁殖,影響皮膚細胞的增生。同時機體提供了有利于皮膚癬菌生長的因素,例如皮膚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皮膚屏障功能下降等,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發展。本病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也可通過自身的手、足、甲癬等感染蔓延而引起。肥胖、多汗、居住在濕熱地區、經常穿緊身衣或不透氣衣服、免疫力較弱的人可能容易患本病。
本病的治療以外用藥物治療為主,常用的外用藥物包括各種唑類、丙烯胺類、復方苯甲酸擦劑等。應堅持用藥2周以上或皮損消退后繼續用藥1~2周以免復發。對于炎癥較重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同時含有抗真菌藥物和糖皮質激素的復方制劑,如易菲莎曲咪新乳膏。曲咪新乳膏同時具有抗炎、抗真菌感染、抗細菌感染、快速止癢等多重功效,而且安全性高、刺激性小。皮損范圍較大或外用藥物療效不佳的患者可考慮系統藥物治療,給予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口服,與外用藥物聯合使用可增加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