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患者對稱性近端肌肉發力、疼痛和壓痛,伴特征性皮膚損害一般不難診斷,再結合血清肌酸酶和醛縮酶的增高,24小時尿肌酸排出量增加,必要時結合肌電圖的改變和病變肌肉的組織病理檢查可以確診本病。
目前采用的診斷標準為:
一、數周至數月內,對稱性肢帶肌和頸屈肌進行性無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難或呼吸肌受累。
二、肌肉活檢顯示橫紋肌I型和Ⅱ型肌纖維變性、壞死、被吞噬、再生以及單個核細胞浸潤,伴有炎性滲出。
三、血清肌酶譜升高。
四、肌電圖呈肌源性損害。
五、皮膚特征性損害,如眼瞼呈淡紫色,眶周水腫,掌指關節及近端指間關節背面鱗屑樣紅色皮疹等。
符合1-4可診斷為多發性肌炎,同時伴有第五點則診斷為皮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