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癡呆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早期癥狀、局限性神經系統的癥狀和癡呆癥狀。
(1)早期癥狀:潛伏期較長,往往缺乏明確的神經系統的癥狀及體征,少數可見腱反射亢進或構音障礙除有主動性下降及輕度記憶力下降外,無明顯癡呆表現,早期的特征性癥狀是軀體不適感以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睡眠障礙和耳鳴較為多見。另外,食欲不振胃腸功能紊亂、心悸等主訴也常見,病人還表現出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佳,易悲哀,易怒,克制力減弱,情緒脆弱及輕度憂郁狀態。
(2)局限性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假性球麻痹(感到咽部有梗塞感)構音障礙、吞咽困難、中樞性面肌麻痹、不同程度的偏癱,失語,失用或失認,癲癇大發作及尿失禁等,不同部位的腦出血或腦梗死,產生的局限性癥狀不同,如大腦后動脈供血區發生障礙時,可產生同側偏盲,空間失認及自知力缺乏等。
(3)癡呆:特征是雖然出現記憶障礙,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自知力存在,知道自己記憶力下降,易忘東西,易忘事情,為了防止遺忘而準備好備忘錄。有的病人為此產生焦慮或抑郁情緒,有的病人出現說話啰嗦,無主次,無次序等現象。雖然記憶力下降,但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理解力判斷力以及對人接待及處理事物的禮儀習慣,均較長期的保持良好狀態,人格也保持較好,在癡呆的進程中部分病人出現感知覺障礙及思維障礙,產生各種妄想,如關系妄想、被害安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被偷竊及貧窮妄想等。有的病人由情感脆弱漸漸發為情感遲鈍、情感失控(強制性哭笑)、少數發生情感暴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