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學家從本世紀初注意到了精神分裂癥的遺傳問題,經過半個世紀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遺傳因素在精神分裂癥的發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有以下證據表明糟神分裂癥具有遺傳性:
一、系統家譜調查,精神分裂癥患者親屬中的患病率比般人群高得多,與病人的血緣關系愈近,患病率則愈高。精神病患者子女、同胞及父母患病率最高,分別為16.4%,1.5%
~14.3%,9.2%~10.3%父母雙方均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子女的發病機率為35%~68%。
二、精神分裂癥孿生子研究:單卵雙生子發病幾率為86%,雙卵雙生子發病機率為14%。
三、寄養子研究:為了排除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采取了寄養子研究。將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子女寄養出去,與精神健康父母寄養出去的子女作對照,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寄養子患病率高于正常家庭的寄養子患病率。
另外還有一個研究,是將由寄養長大成年后發生精神分裂癥的病人作為先證者,與同寄養長樣大而無精神病史者相比較。結果發現先證者的血緣親屬中精神分裂癥等類似障礙的發生率,比對照組高而寄養家庭親屬中的發病情況比對照組多以上資料表明,遺傳因素在精神分裂癥的發生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