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治療仍然是治療肝包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手術原則是清除內囊,防止囊液外溢,消滅外囊的殘腔,預防感染。具體手術方法:
包囊的大小有無膽瘺和感染或者是鈣化而決定,術中可以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一百毫克,以防術中囊液潰入腹腔引起過敏性休克。手術方式需要依據有沒有合并感染而定:
1,內囊摘除術,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適用于無感染的病例。切口一般選擇在上腹包塊冗起膠顯著處,手術顯露包除囊腫后,用濕紗布墊保護切口和周圍的臟器,紗布墊上再鋪一層浸有10%甲醛溶液的紗布,在沒有膽汁泄露的情況下,再注入10%甲醛溶液,殺滅頭節,五分鐘后析出,如此反復二到三次,最后將囊內液體吸收干凈。
2,外囊敞開術,突破包蟲病以前治療的一些禁區,它的適應癥是完全內囊摘除和穿刺內囊摘除的單純性包蟲病;內囊變變性壞死或者是內囊退化,以及內囊鈣化的肝包蟲病;合并輕度感染壞死,而沒有全身癥狀的肝包蟲病;合并膽瘺經縫合修補,及有少量膽汁滲出的肝包蟲病。
3,袋形縫合術,適用于已經有感染的囊腫。
4,肝切除術,這種方法能完整地切除,治療效果最佳,
5,腹腔鏡摘除術。腹腔鏡手術治療肝蟲病是一種微創有效的方法,治療效果比較好。
6,肝移植治療。由于肝泡性包蟲病臨床發現都在中晚期,能達到根治性的切除病灶的病例也不到30%,晚期肝包蟲病是肝移植的良好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