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肝炎也稱為自身免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肝病,性別、年齡分布與紅斑狼瘡相似,而且常伴有肝外的癥狀,自身免性肝炎的發病機制不明確,目前認為是遺傳因素跟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病毒感染、藥物和環境可能是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促進了免疫性肝炎的發生,女性比較多見,起病緩慢。
患者一開始癥狀比較輕,表現為疲勞、上腹部不適、瘙癢、食欲不振,早期患者有肝臟增大,通常有脾臟增大、黃疸、蜘蛛痣等,部分患者晚期會出現腹水、肝性腦病,肝外表現主要就是持續性的發熱伴有急性復發性的游走性大關節炎,女性患者常常有閉經、牙齦出血、多毛、痤瘡,免疫性肝病治療一般情況下都是用激素聯合硫唑嘌呤來緩解癥狀,改善生化指標,延緩疾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