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由于血漿中的膽紅素升高,使皮膚的黏膜、鞏膜有發黃的癥狀和體征。
正常人的血清膽紅素是1.7-11.7μmol/L,也就是0.1-1mg,只有膽紅素在17.1μmol/L或者是34.2μmol/L的時候,臨床的癥狀最不容易被察覺,所以就成為了隱性的黃疸。
一旦黃疸超過了34.2μmol/L,這個時候的臨床上就可能會出現黃疸,其發生黃疸是以皮膚發黃、黏膜發黃和鞏膜發黃為主要的臨床表現。一旦出現黃疸就需要進一步的尋找病因,是溶血性黃疸還是肝細胞性黃疸,還是膽汁淤積性的黃疸,需要根據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