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氣道炎癥浸潤為主,引起支氣管反應性增高的基礎上,由變應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彌漫性支氣管痙攣、黏膜水腫、黏液分泌增多的通氣功能障礙性疾病。
屬中醫學哮證、喘證、痰飲、肺脹范疇,多由痰飲內伏,再感新邪觸發。其痰多因體質虛弱,稟賦異常,陽氣易于逆亂肺、脾、腎三臟功能失常,伏痰留飲內蓄所致。羊腸線為異性蛋白,埋植于特定的穴位,以線代針,對穴位產生一種柔和而持久的刺激作用,從而激發了機體的生理功能,改善病理狀態,達到治療目的。
主要穴位的功能如下:定喘降氣平喘;肺俞屬陽經,而肺具有主氣、司呼吸及宣發和肅降的作用,通過腸線對該穴位的強刺激,起到了定喘、祛痰、肅清肺和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清潔的目的。足陽明經結合足穴三里穴是強壯要穴,配合豐隆,以補脾和胃,利濕化痰,培土生金。大椎可起到溫陽,疏散風寒,肅清肺氣的作用。諸穴合用,共奏補腎納氣、培土化元、調理肺氣、扶正祛邪之效,從而達到治愈支氣管哮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