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癥,是一種破壞性的疾病,主要特征是牙周袋的形成和袋壁的炎癥,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齒逐漸松動,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牙周急性病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創傷性咬合等,引起牙齦發炎腫脹,同時使菌斑堆積加重,并且由齦上向齦下擴延,由于齦下微生態環境的特點,齦下菌斑中滋生著大量毒力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齦內桿菌,中間內桿菌,螺旋體等,使牙齦的炎癥加重并擴延,導致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吸收,造成急性牙周炎。
此外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最好刷三次,每次三到四分鐘,飯后睡前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對不易觸及的食物碎屑、軟垢、菌斑,用牙線、牙簽、牙刷清潔,定期檢查,齦下潔治半年一次。
一旦發現牙周炎早期治療,因為其預后和病變的嚴重程度有關。牙周炎治療第一階段為基礎治療階段,目的在于選用牙周病常規的治療方法,清除或控制臨床炎癥和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潔,拔出預后差和不利修復的牙,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已清除菌斑牙石,選用抗菌藥進行控制炎癥、咬合調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