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是指供應腦部血流的動脈發生閉塞,從而引起腦內局部組織缺血壞死,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留有偏癱、語言障礙、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后遺癥,甚至導致死亡。
現在醫學研究發現,腦血栓病人若在發病后3到6小時之內靜注藥物,將剛剛形成的血栓溶解掉,使血管塞通、血流恢復,就能明顯改善其在病后三個月的神經功能,降低病死率和殘疾的程度,若超過6小時則溶栓效果會大打折扣。
因此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平時血黏度過高者,一旦出現頭昏、視物模糊、手腳活動異常、半邊身體感覺異常時,家屬應考慮腦血栓發作,在6小時之內送至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