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在冬春季多見,其實咳嗽是人體一種保護性呼吸道的反射,當呼吸道、口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受到刺激(炎癥、異物)后,由神經末梢發出沖動傳入延髓咳嗽中樞引起的一種生理反射,通過咳嗽排出分泌物或異物(黏痰、細菌體、纖維),保持呼吸道的清潔和通暢,因此可以說咳嗽是一種有益的動作,有時也見于健康人,您可以仔細的區分一下。
1、感冒,發病急,常伴有流鼻涕、打噴嚏、鼻塞、嗅覺減退、咽喉痛、咽部輕度和中度充血、聲音嘶啞及咳嗽。
2、上呼吸道感染,可有頭痛、發熱、畏寒、乏力、流鼻涕,測體溫時可高達39至40攝氏度,并出現頻繁咳嗽,早期為刺激性干咳,恢復期咳嗽有痰。
3、急性支氣管炎,起病較急,有畏寒、低熱、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咽痛、聲嘶等感冒癥狀,以后出現咳嗽,初始為刺激性干咳,隨后有黏性或黏性濃痰,少數人痰中帶血,一般持續三到五天,少數可持續兩到三周。
4、慢性支氣管炎有慢性咳嗽。
5、支氣管哮喘,發作前常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胸悶等先兆,大多有呼氣性困難,哮喘病有哮鳴音,進而咳嗽和咯痰,痰液多為白色和黃色。
6、藥品不良反應所致的咳嗽,有20%左右的咳嗽是由用藥,尤其是抗高血壓藥引起的,此時應用鎮咳藥無效,應及時停藥或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