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又叫齲齒,主要包括細菌,口腔環境,宿主,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體。
第一,細菌是齲病發生的必要條件,一般認為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產酸菌屬,一種是變形鏈球菌,放線菌屬和乳桿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產酸,導致牙齒無機質的脫礦。另一種是革蘭陽性球菌,可破壞有機質,經過長期的作用可使牙齒形成齲洞。
第二種是口腔環境,口腔是牙齒的外環境,與齲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其中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與菌斑機制的形成有關,也是菌斑中的細菌主要能源。細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代謝產生酸,并合成細胞外多糖和細胞內的多糖。所產生的有機酸有利于產酸和耐酸菌的生長,也有利于牙體硬組織的脫礦。多糖能促進細菌在牙面的黏附和積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時提供能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