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可以引起肝臟損害不但有藥物本身的因素,而且與某些非藥物因素有關,如年齡,性別,營養狀況等。
年齡,一般老年人易發生藥物性肝損害,主要原因是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對某些藥物的代謝能力降低。老年人疾病增多,經常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治療,藥物彼此間易產生干擾,老年人腎小球過濾作用減退,經腎臟排出的藥物減少造成血藥濃度增高。
此外還有一些目前尚不明確的因素,也可導致老年人藥物性肝損傷,如氟氯西林引起的肝炎。新生兒肝類藥物代謝酶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某些嬰兒在使用維生素k3,抗瘧藥和解熱鎮痛藥后,可能會出現黃疸,甚至誘發核黃疸。
性別,特異性變態反應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女性多于男性。妊娠可加重肝臟的負擔,在此期間使用某些藥物可誘發肝臟脂肪變性。
營養狀況,肌體營養不良,特別是在蛋白質缺乏時,肝類具有保護作用的谷胱甘肽分子減少,易造成機體對藥物肝毒性的易感性增加。肥胖者對氟烷,甲氨蝶呤等的易感性也比較正常人較高。肝臟的基礎情況,如肝臟病變對多數藥物的代謝能力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藥物易在體內積蓄,從而進一步加重肝臟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