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性關節炎出現腳踝部的紅、腫、疼,提示著進入了反應性關節炎的急性期,反應性關節炎的首發癥狀就是急性關節炎的表現,一般是在尿道或腸道感染后的一到六周起病,最常受累的關節就是下肢的大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有的患者還可以出現了臘腸趾樣改變或者累積到了髖關節、肩關節、腕關節等。
在這個時候其治療主要是應用非甾體類的抗炎藥物,緩解關節腫痛的癥狀,常用的包括雙氯芬酸鈉、布洛芬、美洛昔康、西樂葆等,如果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效果不好,可以給予糖皮質激素關節腔局部注射處理緩解癥狀,如果關節腫痛持續三個月以上,仍然不能緩解,可以考慮加用硫氮磺胺吡啶或者是甲氨蝶呤對癥處理,一般除非嚴重的全身炎癥,不建議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