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見病、多發病,多由于細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現為上消化道病狀,及程度不等的腹腸胃炎和一些腹部不適,隨后出現電解質和液體的丟失。本病屬于中醫嘔吐、腹痛、泄瀉等病癥范疇。
病因:急性腸胃炎是由于進食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腸胃道黏膜的急性炎癥性改變。在我國以夏秋季兩季節的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沙門氏菌屬于引起急性腸胃炎的主要病原菌。
其中,以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雞沙門氏菌、鴨沙門氏菌較為常見。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三到五次、甚至數十日不等,大便多成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