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由于導尿管的使用,而引起的尿路感染,稱為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是醫源性尿路感染的最常見原因,留置導尿管,可以使尿道周圍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或者是引流袋內繁殖的細菌易于進入人體的泌尿道,留置導尿管后尿路上皮受到損傷,因此容易發生尿路感染。尤其在下列病人中會發生尿路感染,女性,糖尿病,體抵抗力下降的患者。
防止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一,必要是才可以使用導尿管,而且應當盡早拔出。
二,插導尿管是無菌操作,以及保持無菌非常重要。
三,無菌封閉系統,避免開放。
四,留取尿標本時應在消毒后留取。
五,保持尿袋在膀胱水平以下以及引流通暢。
六,有癥狀的尿路感染,應當及時拔出或更換導尿管。
七,應當盡可能和感染病人分開。
八,單純感染的婦女可以服用單級抗生素治療。
九,拔導尿管,或更換導尿管使用抗生素預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