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期中遇到了頸椎病,都是選擇不進行藥物治療,因為在用藥的同時會通過乳腺、乳汁的形式進入到嬰幼兒的體內,導致肝臟、腎臟及其他臟器的功能損害,所以首先不選擇用藥物治療。
頸椎病出現之后在哺乳期,通常用:第一是暖水袋熱敷,每天熱敷3到5次,每次20到30分鐘,并且在坐位的時候,要保持頸部的后仰,盡量坐有靠背的座椅,雙側肘主關節最好是有支撐,才能夠保持整個頸肩背部的肌肉處于相對放松的狀態,做好頸椎的保暖,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的膏藥,以增加血循環促進炎性代謝的產物逐漸代謝掉。
可以應用針灸、推拿治療的方法來治療頸椎病,針灸、推拿對哺乳期婦女以及對嬰幼兒沒有什么影響,并且治療效果也是比較顯著的,能夠有效緩解頸椎退變以及頸椎的各方面癥狀,經過積極治療之后,哺乳期的頸椎病癥狀能夠明顯好轉,治療效果還是非常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