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房顫的分類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按照時間可以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通常認為,陣發性房顫是指能在七天內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的,一般持續時間小于48小時;而持續性的房顫是指持續七天以上,需要藥物或者是電復律才能轉復成竇性心律的;永久性房顫是指不能轉復成竇性心律,或者是在轉復后24小時之內復發的,這就稱為永久性房顫。
根據有沒有基礎性的心臟疾病,又可以分為病理性房顫和特發性房顫。特發性房顫往往發生于年齡較輕、小于50歲的患者。特發性房顫,有時也被稱為孤立性房顫。
一旦發生房顫,可以表現為心悸、眩暈、胸部不適、氣短等感覺。房顫時,心房喪失了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瘀滯而形成血栓,而血栓脫落之后,就可以隨著血液到達全身各處,引起腦栓塞、肢體動脈栓塞等等。
房顫患者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增大等等。一旦有這些情況,就要服用抗凝藥物來避免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