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是一種易于發生骨折的代謝性骨病,病人常因輕微活動、創傷、彎腰、負重、擠壓或摔倒之后而發生骨折。多發部位為脊柱、髖部和前壁其他部位亦可發生,比如肋骨,盆骨,甚至鎖骨和胸骨等。
脊柱壓縮性骨折多見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患者,可單發或多發,有或無誘因,其突出表現為身材縮短,出現突發性腰痛,臥床而取被動體位。
髖部骨折多在股骨頸部,以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多見,通常于摔倒或擠壓后發生,第一次骨折后,往往發生再次和反復骨折的幾率明顯增加,髖部骨折還常因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亡。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