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在臨床上發病率是非常高,主要發生在頭部、胸背部位等,有些人也可以發生在四肢甚至外陰部位,毛囊炎在臨床上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第一,細菌性毛囊炎,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導致,數量比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外用復方氯霉素醇溶液、百多邦軟膏等外擦治療,嚴重者需要配合口服頭孢菌素的藥物或者克拉霉素等抗感染治療。
另外一種毛囊炎屬于真菌性毛囊炎,又稱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分布在頭部、胸背部位,以油脂分泌過多,主要促進真菌的生長繁殖誘發的毛囊炎有關。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滲透性比較強的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如復方土槿皮酊、聯苯芐唑溶液等。必要時需要配合口服伊曲康唑膠囊治療。
對于周身皮膚泛發的毛囊炎或者反復在臀部、外陰等部位出現毛囊炎的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有沒其他的疾病,比如說有沒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要注意排查。